终于鼓起勇气分享这段曲折又充满希望的修复之旅!从头一次手术失败到在韩国找到救星医生,整个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
现在看着镜子里的自己,忍不住想给所有正在纠结的姐妹递上一颗定心丸。

1. 初诊时的忐忑与期待
头一次面诊时我紧张得手心冒汗,把之前失败的实例照片递给医生时声音都在发抖。
但医生用那个会发光的耳镜仔细检查后,突然笑着说:"这个病例很有意思,虽然难度高但完全有解决方案"。
他拿着3D模型讲解的样子,像极了给学生答疑的医师,瞬间让我安心不少。
2. 定制化方案的精妙之处
非常惊艳的是医生提出的"双通道修复法"。不仅要用肋软骨重塑鼻梁,还要用特殊技术重建耳窝骨的支撑结构。
他们拿出个透明解剖模型,指着说:"你看,我们要在这里搭个微型脚手架"。这种形象比喻让我瞬间理解了复杂的手术原理。

3. 术中那些暖心小细节
手术当天,护士发现我在偷偷抹眼泪,立刻送来加热过的压力球。
麻醉师一边插管一边讲他女儿学芭蕾的糗事,我笑着失去意识前听到之后一句话是:"待会见,睡美人"。醒来时发现耳朵上戴着特制的保护罩,形状像个萌萌的太空耳麦。
4. 拆线时的惊喜时刻
第七天拆线时我死死攥着闺蜜的手,当护士慢慢揭开敷料时,闺蜜突然"哇"地叫出声。
原来耳朵不仅没变形,原先塌陷的耳轮脚居然有了精致的弧度!医生得意地晃着手机说:"快看对比图,这就是我要的艺术品结果"。

5. 修养期的小插曲
有次复诊我抱怨鼻尖有点硬,医生立刻掏出他的"法宝盒"——各种柔软度不同的硅胶垫让我试触感。
之后选了中等硬度的进行按摩,两周后果然变得超自然。现在和朋友玩猜真假游戏,没人相信这是重建过的鼻子。
现在每次撩头发都忍不住多摸两下耳廓,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太美妙了。
想对所有犹豫的姐妹说:找对医生真的能创造奇迹!我的修复日记里写着:"原来医学与艺术的交界处,真的存在让缺陷变特色的魔法"。
评价(已有{{comments_num}}人点评)